11月7日上午,安顺学院国际导游人才实验班内,30名学生早早来到课堂,本周的第一课以“温泉”为主题,不仅有趣味性和参与度,师生全程英文互动,一问一答间,课堂氛围持续升温。
“以英语作为语言工具,以旅游管理知识作为专业能力,最终的目的就是将学生成长为国际导游人才,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安顺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彭瑛说,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支持贵州围绕发展急需探索设立大数据类、工业类、文化和旅游类高校。安顺学院在建设特色专业、培养特色人才中先行先试,举全校之力在文旅融合型专门人才培养上探索新路,开展卓越人才与探索文旅、农旅人才培养积累经验。
运用英语的能力和旅游管理的专业知识,增强国际礼仪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刚开设不久的国际导游人才实验班,正是安顺学院“转型提质”,开展卓越人才与探索文旅、农旅人才培养的一次有力创新。
今年9月23日,安顺学院2021级国际导游人才实验班正式开班,迈出关键一步后,全班42名师生锚定培养国际交流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成为学院向文化和旅游类高校转型的“先锋军”。
记者了解到,在国际导游人才实验班师生遴选颇为严格,学生重点考察中英文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而在老师的选拔中,除考查双语授课能力、教学技巧、敬业精神等外,还根据各自专业优长,安排实验班的相关教学任务,承担课堂教学与课后指导工作。
同时,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设计上,开设公共课、英语专业课、旅游专业课、兴趣课四部分,并根据不同课程类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把“文化+旅游”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一流的师生加上顶配的教学资源,让国际导游人才实验班的同学们对未来发展很有信心。班长赵锴嫦说:“实验班选拔伊始,就受到了同学和家长们的追捧,教学中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践课程,班上的同学都在为成为优秀的国际导游而努力。”
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所需,安顺学院如今正立足贵州文化旅游资源禀赋,不断激活文化旅游产业人才的“一池春水”,为贵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储备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彭瑛说,安顺学院国际导游人才实验班将按照高站位、高标准、高要求、国际化的要求,培养学生懂旅游、懂导游、懂接待、懂礼仪、懂中国传统文化,最终以文化旅游产业人才向世界讲解中国壮丽山河、传播中国优秀文化。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杜延卿
编辑 何涛
二审 杨韬
三审 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