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工程,2024年11 月 11 日至 13 日,外国语学院在顺理楼 332 教室举行为期三天的 "课堂教学磨课" 专项教研活动。学院全体教师参与本次教学研讨,通过 "以评促教、以磨提质" 的方式,着力打造优质课堂。
精心组织规范实施
本次磨课活动严格遵循《安学院教发(2024) 179 号》文件要求,特别成立由学院领导、教学督导组成的评审小组:刘碧芬书记任组长,虞均杰主任、柴能副院长担任副组长,曾沉、段秋霞、刘倩、白延平四位副教授组成督导团队。活动分三个下午进行(14:00-18:00),覆盖大学英语及专业课程教师,重点打磨第 14-16 周授课内容。
根据安排,每位教师进行15-20 分钟的片段教学,同步提交规范教案。其中承担双课程的教师须重点打磨专业课,确保 "一课一策"。评审组从教学目标、内容设计、方法创新、课堂管理等 8 个维度进行量化评分,并开展即时点评。
深度研磨多维提升
活动呈现三大亮点:
1. 问题导向精准化
通过"授课 - 评议 - 整改" 闭环机制,重点解决过渡衔接生硬、时间分配失衡、互动设计不足等共性问题,累计收集建设性意见 76 条。
教学创新多样化
教师们积极探索"情境模拟 + 小组研讨" 混合模式,如商务英语课程创设跨境电商谈判场景,日语课程融入茶道文化体验,有效提升学生参与度。
评价体系多元化
除传统评分外,特别增设"学生视角" 维度,要求教师说明学情分析及针对性策略,推动从 "教为中心" 向 "学为中心" 转型。
成效显著反响热烈
"磨课不仅是教学展示,更是思想碰撞。" 刘碧芬书记在总结会上指出,本次活动实现 "三个提升":
教师层面:92% 的教师表示在教学设计逻辑性、课堂驾驭能力方面明显进步
课程层面:形成《优质教案汇编》《课堂提质案例集》两项成果
学院层面: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 + 骨干教师示范课" 长效机制
据悉,外国语学院将持续推进"三阶磨课" 体系(个人初备 - 团队研磨 - 全院展示),力争在期末打造 5 门校级精品课程,为学校 "双一流" 建设贡献外语力量


(撰稿:白延平,图:侯茂霞 审核:虞均杰)
2024 年 11 月 1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