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当前位置: 院部首页>>教学管理>>精品课程-英语语言学>>课程简介

《英语语言学》课程描述

课程的性质、任务

《英语语言学基础》是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语言学研究始于20世纪初,其目的是揭示人类深层结构,对语言和语言交际做出客观、科学描述。现已形成了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语篇分析等一系列分支学科。该课程以语言学习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语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英语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能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语言现象,解决语言学习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进行英汉对比,了解语言的历史演变及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揭示语言的共同规律;了解语言学研究的成果,加深对语言的理解,促进语言学习,为今后从事语言教学和研究工作或与语言有关的其它工作奠定语言学理论基础。

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1)此课程培养学生理解语言学基本理论,力求贯通;

(2)学生通过学习本大纲规定的内容,了解和掌握普通语言学有关语音、形态、句法、语义、语用等基本理论和语言研究的基本方法。

(3)掌握语言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理论解释语言现象;

(4)掌握语言学研究和理论的最新动态,熟悉国内外专业领域的理论和成果以及语言学分支的发展趋势,以及语言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学会从学术角度来分析实际语言问题,为更深入地独立研究语言学打下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掌握普通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各个分支流派的基本理论和语言研究的方法,要求学生学会运用理论分析实际语言问题;

(6)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合格的、高质量的掌握丰富语言学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且具有竞争力的外语专业人才。

课程教学内容

(一)知识模块学习顺序及对应学时

英语语言学课程分为十个知识模块,共54学时。其中,讲课学时为42学时;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12学时。

第一模块:教学目的:让学生总体了解语言与语言学。 6学时

教学重点: 语言学的定义;规定与描述;历时与共时

第二模块: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语音学与音位学。 6学时

教学重点:辅音与元音; 音位学的基本知识

第三模块: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词素与基本构词法。 6学时

教学重点:词素的定义与分类;主要的构词法

第四模块: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句子的内在结构。 6学时

教学重点:句子结构的处理

第五模块: 教学目的: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义学与词义。 6学时

教学重点:利奇对意义的七种分类;语义三角模型;词与词的意义关系;句与句的意义关系

第六模块: 教学目的:使学生更好的地理解语用学及其两个重要理论。6学时

教学重点: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义理论;礼貌原则;社会指示语

第七模块: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语言的演变。 2学时

教学重点:语言演变的本质;语言演变的原因

第八模块: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6学时(学生实践5学时)

教学重点:语言变体;标准英语与非标准英语

第九模块: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语言思维和语言习得的知识。6学时(学生实践5学时)

教学重点:语言与大脑;学习与习得;语言迁移;语言输入的作用;课堂教学与语言习得;学习者个体差异等;

第十模块: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语言学与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的关系。4学时(学生实践2学时)

教学重点:教学大纲设计;语言测试:测试类型;信度与效度;课堂测试;实作测试;测评量规;测试评分标准的基本功能等;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

(二)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英语语言学”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一门专业知识必修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初步掌握现代语言学知识、激发学生从事语言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课程的重点:语言学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语言研究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的难点:抽象概念的讲解;理论的具体应用。

采取的解决方法:

1、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的课堂讲解以及以生活中的语言使用为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

2、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革新,运用协作学习和研究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3、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课堂互动和疑难解答的方式及时解决问题。

4、充分发挥讲座教师的作用,通过学术报告的方式重点讲解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

5、充分运用互联网和现代教育技术,编写课程电子教案,逐步实施课程网络化,拓展课程教学资源,最终实现课程趣味性、系统性、自主性、先进性和科学性的有机结合。

6、强化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通过辅导使学生能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难点。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教学方法

本课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传统讲座型授课模式为主、学生小组协作学习为辅”的课前预读法、课堂讲授法、课外协作学习与课堂呈现法、课堂讨论法,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效果良好

1、课前预读法

《英语语言学》是本科英语专业的和核心课程,知识性和理论性较强,旨在使学生学习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各个学派的相关理论,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具体语言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自然语言同文化、社会、语境、思维的联系等。因此,学生在课前务必研读指定教材和参考资料,充分思考和观察,为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理论观点的理解做准备。

2、讲座式课堂讲授法

英语语言学是英语专业核心主干课程,知识性和理论性较强,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运用介绍、阐述、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等方法教授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课堂教学注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既包括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也涉及各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细节学习加强对教材的总体掌握;课堂教学注重理解与记忆相结合,通过生动的实例,细致的分析,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语言实践解释和理解相关理论,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课堂教学注重比较与对比相结合,通过比较和对比,帮助学生领悟概念之间的异同以及内在联系;课堂教学注重讲授与练习相结合,使学生不仅了解本课程的理论与知识,同时学会运用这些理论与知识。

3、课外协作学习与课堂呈现法

结合素质教育,倡导体验、参与、交流、研究与协作的学习方法,开展任务型语言学习活动。学生4-5人组成学习小组,学习内容分配成任务活化于课堂内外。小组确立了主题任务之后,要求组员之间通过内部分工来细化学习内容,利用课外协作学习资源收集并获取信息,组员将获取的信息进行讨论、协商、加工,最后整理成电子文稿形式的学习任务报告。教师应通过这份任务报告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信息进行梳理,为课堂汇报做好准备。小组成果课堂汇报通常选择PPT展示或者OHP进行,报告时间为20分钟。小组成果汇报之后,就是交流、互动、问答和辩论的环节,通常是5-7分钟。任务学习法强化课外辅导与课内教学,通过辅导使学生能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难点。总之,任务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加宽了信息渠道,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语言实践,体验了学习乐趣。

4、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就相关话题开展讨论。课堂讨论分组进行,教师参与其中,调控讨论话题,把握讨论进程。学生在讨论中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这有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课堂讨论给学生提供自由思维的空间,学生从被动汲取知识转为主导探索,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得到加强。

(二)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

英语语言学课程从2009年开始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增加了课堂信息量,丰富了教学内容,使知识能够多角度、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不仅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又能提高授课效率。

2.图书馆、网络辅助学习

学校图书馆从2008年开始购入大量的英语语言学图书,包括剑桥大学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委托上海外语教育社出版的语言学系列丛书。另外,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关于语言学学习的网站,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手段可以自主学习,改变了多年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网站学习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加强师生之间交流、增加学生之间互动提供一个平台。网络辅助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对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学生个性,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3.注重情感教学

情感教学能有效地降低或者消除学生学习的焦虑感,良好的情感状态是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的情感投入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和谐的课堂氛围,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励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从而保证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4. 改革测试和记分体系

在测试体系改革中,采取以过程为导向、学生全程参与的形成性、动态多元的测评机制,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把基础知识测试与能力测试相结合,注重测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科学的、个性化的测评模式,使测试体系更准确、客观。

教学条件

1、教材的使用

课堂教学使用的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戴炜栋, 何兆熊. 2002.《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第二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材料

本课程小组还向学生推荐了一系列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参考书目,供学生学习参考,效果良好。这些书包括:

2. 学生自主学习教辅资料:

[1] Yule, G. 1998. The Study of Language (2nd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Ellis, R. 1994.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O’Malley, J.M. & Chamot, A. U. 1990.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杨信彰. 2005. 《语言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 胡壮麟. 2002. 《语言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教育出版社

[6] 胡壮麟,刘润清,李延福. 1993. 《语言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教育出版社

[7] 何兆熊. 2000. 《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网络教学与学习环境

本课题组建成的英语语言学课程网页已初具规模。网页共有九大板块:课程首页、课程负责人、教学团队、课程描述、课程建设规划、课程特色、课程学习、课程评价、课程教学效果。其中,课程描述中有五个板块:课程性质和任务、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程教学条件。课程学习包括八个板块:课程大纲、课程教案、多媒体课件、课程试题库、课程教辅资料、课程网络资料、语言学教学视频、课程录像。课程评价包括三个板块: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学生可以从本网页自行下载进行自主学习。

安顺学院精品课程《英语语言学》课程组

 

 

通讯地址:贵州省安顺市开发区学院路25号 邮编:561000

 

Copyright © 2012-2014 ICP09002237号 版权所有:安顺学院外国语学院

 

电话:08532214262 传真:0853221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