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学院本科专业建设指导性意见

作者: 时间:2013-09-30 点击数:

 

安学院发〔201317

 


安顺学院本科专业建设指导性意见

 

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学校办学水平、师资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专业建设水平也被视为体现学校教学水平的核心标志。为全面实现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对学科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推进我校本科专业建设发展,特制定安顺学院本科专业建设指导性意见。

一、本科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建设和发展的契机,强化专业建设,全面提高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和区域影响力。

二、本科专业建设的原则

1、主动适应原则。专业建设必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加强相关、相近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在已有优势专业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发展新专业,加强各专业的相互支撑,不断拓宽专业服务领域。

2、优势特色原则。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为人才培养主线,重点支持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的改革和发展,积极打造品牌专业。

3、质量效益原则。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内涵建设为主导、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努力做到结构、规模、质量、效益相统一。

4、可持续发展原则。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总体发展目标,进一步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做到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与课程建设相结合,与实验、实习实践相结合,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三、本科专业建设的内容

包括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体系、质量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特色等几个方面。

(一)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要求、培养计划(学生的修业年限和总学分、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教学时间分配及实践活动的安排)等。

1、建设要求

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效果明显。培养方案反映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构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学时)不低于15%,理工农医类专业实践教学比例占总学分(学时)比例不低于25%,师范类专业教育实习不少于12周;培养方案执行情况良好。

2、建设措施

1)论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包括就业和社会需求的调查、国内相关专业的办学定位、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以及能力和素质等,使人才培养目标(质量标准)符合社会需求、学生实际和国家的规定。

2)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与支撑。按学生能力体系和社会需要构建课程体系,而不是从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出发来构建课程体系;论证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联性;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符合要求;根据先基础后专业、从感性到理性等相关规律论证各门课程、各教学环节的开设学时和开设时间。

3)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具体包括四层涵义:第一、培养目标和规格;第二、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第三、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第四、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即:目标+过程与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和方法)。

4)人才培养思路、措施与效果。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出台行之有效的措施与办法,制定培养计划、构建培养体系、建立评价系统、形成培养机制,就业率高。

(二)师资队伍建设:根据专业需求和学校的整体规划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包括专任教师数量、学位和学缘结构、教学和科研水平、培养和培训等。

1、建设要求

有计划开展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带头人培养等工作,初见成效;有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措施;有加强教师专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培养的措施,效果较好;重视青年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有规划、有措施、有实效;建设一支具有发展后劲、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

2、建设措施

1)相关数字指标达标。生师比达标;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50%;在编的主讲教师中90%以上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并通过岗前培训;教师队伍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等结构合理,有一定数量的具备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

2)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时侧重于培训教师的专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培养。

3)通过教研活动、竞教比赛、教学过程检查、督导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加强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有学科带头人,形成学术梯队,并有数量适宜的骨干教师。

5)继续推进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带头人相关建设,各专业队伍建设要有规划及成效。

6)重视青年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引导青年教师制定个人的培训和专业发展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行之有效的“青年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规划,突出教师职业经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建设:以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科学规划课程体系,周密制订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的建设计划等。

1、建设要求

课程建设有规划、有措施、有成效;教学内容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够反映本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教学大纲规范完备,执行严格。其中突出教学内容与课程资源建设的总体思路、具体计划、配套措施、执行情况和已取得的成果。

2、建设措施

1)每门课程都有教学大纲,做到形式规范(各专业结合教务处统一制定的模版和学科特点);各专业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本专业发展方向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论证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避免机械重复。

2)各专业有精品课程建设的规划、具体计划、配套措施,并加大执行力度。精品课程建设以培养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为导向,将精品课程的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

3)各专业教学改革的成果在专业建设及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四)教材建设

1、建设要求

有科学的教材选用、建设、评估制度;多媒体课件符合教学要求,能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健全和完善教材评审、评价和选用机制,严把教材质量关。要选用高质量的精品教材和新版教材。要做好教材编写的规划,并采取措施,支持出版特色教材。

2、建设措施

1)各专业加强教材选用及管理工作。选用有利于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部规划教材、国家级重点教材、省部级优秀教材,选用近3年出版新教材。

2)争取出版一定数量的自编教材,并争取获奖。

3)建立教材、讲义和电子课件三位一体的教材体系。

4)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不低于15%(教育部教高20051号文件中有规定)。

5)建立本专业教材的选用、建设、评估制度。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

1、建设要求

有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方法改革的政策和措施,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教师能够开展启发式、参与式等教学,课程考核方式科学多样。

2、建设措施

1)制定有教研室发展规划与执行计划,有详细的教研室活动记录。

2)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心是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引导教师要尽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案例分析等授课方式。

4)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要求,改进学生学习评价方法,考核方式科学、多样。学生学习评价方法、考核方式的改进有专门的论证和依据。

(六)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

1、建设要求

1)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90%;有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有开放性实验室;实验指导人员结构合理,实验教学效果较好。

2)能与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开展实习实训;时间和经费有保证; 指导到位,考核科学,效果较好。

3)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时间和任务要求;把教师参加和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

4)选题紧密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难度、工作量适当,体现专业综合训练要求;有50%以上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教师指导学生人数比例适当,指导规范,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合格。

5)探索建立各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2、建设措施

1)论证在培养方案中课程内分解的实践教学学时和学分,在教学大纲明确中“实验教学”、“实训”还是“社会实践”的学时和学分。

2)实验教学的开设严格按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执行,确保实验开出率。

3)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实验开展的资料单列。

4)加强实验室的开放建设,考察开放的范围、开放的时间、开放的内容和对学生的覆盖面。

5)实习和实训工作主要在于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实习和实训的时间、经费、效果。

6)建立各专业的实习和实训指导教师选拔制度、实习实训考核制度。

7)实习过程有加强监督与管理以及对学生指导的记录,分散实习的通过教学录像及电话、网络等通讯手段联系加强指导,集中实习的还可通过走访等方式指导,指导记录应包含发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8)各专业探索发掘校外教育资源,开展合作举办专业、共建教学资源、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就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等方面工作。

9)关于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第一、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综合训练等应达到培养方案目标要求,选题要结合实际,选题是本专业领域前沿问题或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无明显的错误等,指导教师有否具有科研工作背景、实际工作(例如工程)背景,教师指导的学生数要适当,保证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与学生交流、讨论。

第二、毕业论文(设计)除考察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外,还需要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在工作中应用各种工具(包括查阅文献、获取信息)的能力、撰写科研报告、论文、设计和表达、交流的能力、在工作中的团队协作能力等。

(七)质量管理:包括教学过程管理(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表、教案、教学日历等)、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师任课条件、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考试、考核、考风考纪和试卷评判的有关规定、毕业论文的指导、评判及答辩等方面的规则和要求等)、质量监控(各项听课制度、质量反馈体系等)。

1、建设要求

教学管理队伍结构较为合理,队伍基本稳定,服务意识较强;注重教学管理队伍培训,积极开展教学管理研究,有一定数量的实践研究成果。

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完备,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执行较严格,教学运行平稳有序。

2、建设措施

1)对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系(部)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严格执行。

2)各专业有完善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新任教师试讲制、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教学信息反馈制度等教学环节质量监控措施。

3)各类教学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完整,整理规范、管理严格,有专用教学档案柜,分类存档,方便查阅。

4)培养方案、教学任务书、课表一致,计划有变动时要有相关手续等,且变动率不宜太高。

(八)人才培养质量: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体育美育;校内外评价;就业率等。

1、建设要求

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强,学生比较满意,评价较高。学生展现出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表现出服务国家和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具有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学生能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

2)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掌握了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积极获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能力。

3)《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85%,学生身心健康;开设艺术教育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4)学生对教学工作及教学效果比较满意,评价较好;教师对学校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状况比较满意;学校声誉较好,学生报到率较高;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认可度较高,评价较好;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较高。

5)应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达到本地区高校平均水平。就业面向符合学校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性较高,就业岗位适应性较强,有良好的发展机会。毕业生对就业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2、建设措施

1)各专业根据自己的特点,结合评估的要求,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关材料按活动系列收齐。

2)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加强指导,分学年度统计并收齐资料。

3)有条件的专业探索学生学习本专业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标准,毕业前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考核。

4)确保《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在85%以上。

5)收集用人单位对本专业学生的评价的相关材料。

6)从图、文、音像等方式收集优秀学生及典型事例的材料。

(九)专业特色

可在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师资配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创新等方面探索特色。

 

 

 

 

DBSTEP_MARKFILENAME=安顺学院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MARKNAME=安顺学院USERNAME=0120100011DATETIME=2012-04-10 12:59:06MARKGUID={06FB5EB8-CBBD-41DD-A004-757CC4080A3E}

 

二○一三年五月三日

 

 

主题词:本科专业  指导意见                                  

发:各系、部、处、室部门                                       

   安顺学院办公室                   2013年5月13

                                             OA系统发文

 

通讯地址:贵州省安顺市开发区学院路25号 邮编:561000
Copyright © 2012-2014 黔ICP09002237号 版权所有:安顺学院外国语学院
电话:0853-32214262 传真:0853-32214236 网络管理员 E-mail:asxyjjianyan@163.com